2024年3月23日上午,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與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研究”開題論證會在我校雁塔校區召開,會議由法律、科技與人文高等研究院主辦。副校長馬朝琦、課題主持人嚴存生教授、課題組全體成員以及相關專業師生3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馬朝琦代表學校祝賀嚴存生第二次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并表達崇高敬意。他表示,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事業,出臺《西北政法大學標志性科研成果提升計劃(2024 年—2026 年)》等文件支持教師產出高水平標志性科研成果。希望相關職能部門和科研機構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在嚴存生教授的帶領下,課題組發掘出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的內涵與精髓,應用于中國式法治現代化事業的實踐之中,高質量地完成重點項目研究,取得豐碩的研究成果。開幕式由科研處處長李瑰華教授主持。
嚴存生從項目的立項情況、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基本框架、基本思路、特色和創新之處等方面介紹了課題的總體研究思路和研究進展,提出要把法治放入人類歷史長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去思考,走出中國自己的法治文化道路。課題組成員邱昭繼、王斌通、王金霞、王進、衛成義介紹研究思路。開題論證會由法律、科技與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長李其瑞教授主持。
專家評議環節,西北大學法學院段秋關教授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建議項目組在充分溝通交流的基礎上,進行中外比較研究以突出中國式法治現代化的“中國式”,要重視史料和現實資料的收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我校法治學院閆曉君教授表示該課題研究的邏輯起點是對現代法治的現狀進行反思,重點是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和中國特色的界定。法治學院齊曉玲博士認為,研究的關鍵在于如何定義法治文化與現代化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嚴存生代表課題組對與會專家們表示由衷感謝,并表示一定悉心整理、吸收專家們的寶貴意見,進一步完善課題設計,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資料來源:西北政法大學官方網站;責任編輯:王新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