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7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廳長羅海山在自治區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作了《關于2022年度自治區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
上述報告披露了廣西在科教振興資金審計方面的相關情況。
報告稱,廣西審計廳對9所區管高校2020-2022年度財政補助高校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開展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包括:
一是高校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1所高校累計獲得財政投入科研經費1.79億元,實施科研項目702個,僅有5個項目成果實現市場轉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計獲得財政投入科研經費1.31億元,實施科研項目862個,實現成果轉化0個。
二是高校科技項目立項聚焦重點不夠突出。3所高校實施科研項目2075個,其中預算經費10萬元以下的論文型科研小課題項目811個,占比39.08%。
三是科研項目結余資金閑置。4所高校科研項目資金凈結余6682.28萬元長期閑置未及時盤活;2所高校22個科研項目脫離實際需求編制科研項目經費預算,預算與實際支出偏差最高達到69.24%,造成914.02萬元資金閑置。
本期編輯 周曉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